【藏北故事】一次采訪一生情
從相識前后來說,日瑪是我認識和保持了30年友誼的第一位牧民朋友。
1987年盛夏,我一人獨闖藏北無人區,曾在雙湖辦事處嘎措鄉借住過日瑪家。
這是嘎措鄉日瑪(左)在原土房里與來家里的流動商販交流,購買物品。(唐召明1987年攝)
當時選擇借住日瑪家,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會說漢語。
在地廣人稀的無人區,我因不會說藏語,常常無法與牧民群眾進行交流。這對作為記者的我來說,比上了絞刑架還要難受。
那年我住進日瑪家,猶如住進天堂,幸福極了!日瑪原是文部辦事處俄久買鄉的鐵匠,后來被招婿入贅到嘎措鄉。他不僅手藝好,會說漢語,待人也十分熱情。在得知我想借住他家時,毫不猶豫地將自家三間土房,騰出一間讓我住。
在他家,我不用在沒有店住、沒有飯吃的無人區,每天像個“叫花子”,為吃飯和住宿而發愁。
在這間不大的土屋里,日瑪每天都會給我端來成盆的手抓羊肉、一熱水瓶的醇香酥油茶和一小袋拌糌粑的青稞炒面,放在地墊的小桌上。他對我是管吃管喝,一分錢不要。
因我入住,加上日瑪當翻譯。我的這間臨時小屋,一時間人來人往,很是熱鬧。
嘎措鄉是一個保留了“人民公社”集體經營形式的鄉村。平時,青壯年都到很遠的夏季草場去放牧,村里留下來的大都是老人、婦女和兒童。他們發現從外面來人住在村里,不少人好奇地跑到日瑪家來看熱鬧。沒想到,有人當翻譯,他們又成了我的采訪對象,讓我心里很是甜蜜!
日瑪平時在鄉里干些鐵匠活,妻子、女兒和老人參加放牧、織帳篷,村里給記工分,扣除集體配發的牛羊肉等食物外,一年有純收入6000多元。
日瑪家中的三間房,其中一間是辦事處無償為他建的定居房,另外兩間是他自己蓋的。
當時,日瑪家房外有臺那曲科委風能實驗站幫助安裝的風力發電機,點著15瓦的小燈泡,這在當地可算是“高配”了。
一到晚上,我這間有燈泡照明、地上鋪著牛毛墊子的屋里,常常坐滿人。而此時,日瑪總是拿著酥油茶壺一邊不停地給大家添茶;一邊用夾生的漢語為我采訪當翻譯,特別是讓扎巴老牧人給我講述野生動物種種有趣的故事……
過去沒有電話,日瑪又不識字,我自那次離開嘎措鄉后,也就和他失去了聯系。后來,我雖路過嘎措鄉作短暫停留,但因時間匆匆,未能相見。重返無人區也就成了我最大的心愿。
2009年初夏,機會終于來了。此時北京至拉薩開通了火車,我便利用采訪京藏列車的機會,輾轉來到嘎措鄉。
這是嘎措鄉鐵匠日瑪新搬進的由中石油對口援建的安居房。(唐召明2009年7月攝)
再次來到嘎措鄉,所見的一切讓我很是驚喜!日瑪和村民們已搬進有路燈照明的一排排藏式安居房里了。
這些新建筑,是前兩年由中石油對口援建的。我先到村委會,由村委會主任普瓊帶我來到日瑪新家。
走進日瑪家大院,屋外是一個保暖的玻璃陽光棚。再走進屋內,里面是個大房間。窗戶上掛著淡雅的黃、白兩色窗簾,房子正中是燒牛羊糞的大鐵皮爐,靠墻邊是畫著小鳥、花卉的大藏柜,上面擺放著電視機、電話、收錄機、磁帶、藥箱等。兩面墻壁邊擺放著冰柜、沙發和鋪著艷麗藏毯的木床及電動奶油分離器、高壓鍋等物品,屋頂上掛著花瓣式大吊燈。
日瑪見到我,甭提有多高興!這位平時少言寡語的藏北漢子不停地嘿嘿樂著,忙不迭地從冰箱里拿出羊肉,讓妻子給我煮肉、打酥油茶,還拿出成箱的拉薩啤酒請我喝……
日瑪的女兒現已出嫁了,全家五口人,住著兩間100平米的大房子。全家一年有純收入兩萬元左右。近幾年還買了一輛“東風”牌卡車,一輛拖拉機和兩輛摩托車。按說這種生活水平蠻不錯了,可日瑪告訴我,他還不是鄉里最富裕的人家。
這是唐召明與嘎措鄉鐵匠日瑪30年后在嘎措鄉相逢,在行藏族群眾最高禮節的碰頭禮。(唐召明提供,2017年7月26日攝)
2017年7月26日,我作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的代表,在向藏北牧民群眾贈送完牛糞撿拾車后,抽空再次來到嘎措鄉看望老朋友。
這次我和日瑪相見,看到歲月在彼此臉上所留下的深深印記,愈發感到友誼的深厚。就在我和日瑪行藏族最高禮節的碰頭禮時,沒想到這一瞬間被雙湖縣副書記、中石油援藏干部胡勇及時地捕捉下來,成了我倆珍藏的永久記憶!。(中國西藏網 文、圖/唐召明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西藏拉薩市將編撰藏漢雙語《拉薩非遺大典》
為鞏固14年來西藏拉薩非遺普查成果,全面展示拉薩非遺資源,讓更多的社會民眾了解非遺,積極參與非遺傳承工作,11月21日,記者從拉薩市文化局獲悉,拉薩市將組織專家編撰出版藏漢雙語《拉薩非遺大典》(代表性項目卷,代表性傳承...[詳細] -
川藏、青藏公路紀念碑入選全國重點文物?;さノ?/a>
11月22日,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物局獲悉,西藏新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?;さノ還燦?5處,涵蓋古遺址、古建筑、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。在西藏15處文物新入選全國重點文物?;さノ恢?,包括位于拉薩河北岸的川藏、青藏公路...[詳細] -
西藏,是媒體工作者永遠的富礦
今年是《中國西藏》雜志創刊30周年,也是中國西藏網創辦20周年。對于曾經在這里工作過、奮斗過的我而言,非常激動和高興。我為中國西藏雜志社走過的歲月而自豪,更為它明天的輝煌而祈禱。[詳細]